踔厉奋发新征程 | “人工智能+”加出发展新动能
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《通知》 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
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丨督促稳就业保民生

“只撤单位不撤人”不像改革像游戏

发布时间:2012-05-25  来源:中国网络电视台 央视网评  字体大小[ ]

  在全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省份山西,第一步的“清理规范”工作中,山西撤销了1237个事业单位,成为很多省份学习的样本;但山西省编办官员说,这次清理规范事业单位“没让一个人下岗,没让一个人的利益受损”。“不能因为改革,影响人家的利益。毕竟从领导岗位上下来,不是人家个人原因,而是改革政策调整导致的。不能因改革引起上访。”(5月24日《南方周末》)

  事业单位改革从1995年改起,改到今天已经改了17年,改革却依旧停留在纸上。涉及人数更多难度更大的国企改革职工下岗、教育改革学费猛涨等“被改革”高歌猛进,事业单位改革却长期停滞不前。近些年来,事业单位招聘丑闻层出不穷,事业单位早已脱离其“专业技术服务”的原初属性,成为名符其实的高福利养人机构。数据显示,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占全国财政供养人数近80%,财政负担异常沉重。对三千多万“事业人”来说,这场改革关乎切身利益;而对决策者而言,要“改革”还是要“稳定”,这是一个问题。

  作为试点省份,山西走在了全国前面,其改革经验甚至成为后来者学习样本;然而,在公众看来,如此温柔的“改革”其实更近似于一场游戏。事业单位改革,一般来说分三步,第一步是清理规范,第二步是分类,第三步是分离剥离。在第一步,山西已经撤销1237个事业单位,可谓成绩斐然;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,居然没有让一个人下岗,没有让一个原来的领导利益受损。换言之,“事业人”还是那些“事业人”,变化的只是事业单位本身,这样的“改革”在平衡既得利益上固然花了很多心思;可是,改革的意义也因此模糊不清。

  众所周知,事业单位改革如果不能真正给纳税人减负,就谈不上成功。没有一个“事业人”下岗,没有一个领导待遇下降,纳税人该付多少钱还是付多少钱,那么还要折腾改革干什么?对事业单位在人数不变的情况下进行重新排列组合,真就能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吗?不可能。山西编办说,“等将来老人和中人都退了,改革的效果就出来了”;问题是,他们空占位子不给纳税人干活,纳税人凭什么就必须得养他们一辈子?这与其叫改革,不如叫搁置改革。既得利益的阻挠,无疑是事业单位改革十几年未见成效的重要原因所在;现在,如果还不能走出那一步,只是撤销1237个事业单位其实毫无意义。

  相比“清理规范”的第一步,事业单位的“分类”,是更为敏感的利益调整。不仅谁都不愿被划入自收自支的单位,而且大家都想“往上靠”:自收自支的单位希望被划入差额拨款序列,差额拨款的单位希望被分进全额拨款的序列,全额拨款的还想进行政序列。可以想象,“清理整顿”时既然努力不让一个“事业人”下岗,“分类”时自然会努力不开罪一个事业单位。回头到了“分离剥离”时自然更难了,别的不说,光是领导通过萝卜招聘等安插进去的亲朋就有一大批,哪个的利益也得照顾周全了啊。

  三部委强调事业单位改革“不是简单地减人、减机构、甩包袱”,但也不是说就不能“减人、减机构、甩包袱”,而是说应该根据其实际属性与功能,实事求是地“减人、减机构、甩包袱”。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只能有一个定位,那就是公益服务。如果决策者实在不好决定撤谁留谁,最好的办法就是扩大改革的开放性,公布所有的事业单位名单和编制情况,让同样是利益相关者的公众参与进来,给他们选择与投票的权利。否则,在暗箱操作的公关与被公关下,事业单位改革必然难以真正推进。

  作者 舒圣祥

人民参政网摘编张前进

【免责声明】:以上图、文、音/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(本网原创文章除外),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。我们尊重原创,也注重分享。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,禁止用于商业用途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、法规、政策,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,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: 3555333776,微信号:GAN160003,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。电话:010-89525216。本网投稿邮箱:3555333776@QQ.COM。通讯地址: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(京贸中心)二层15号。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,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、来源:XXXXX网站。
点击查看更多评论>>发表感言:
验证码,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。